有些经济学家反辩说增加货币供应对物价的影响是缓慢的。
他们或许有不同的苦衷,却有一个共同的焦虑:通胀还没有来。三、去全球化和第二产业式微,全球通胀失去稳定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全球化的序幕,而现在却有迹象表明这一过程正在逆转。
国际贸易联系的减少也使价格水平从趋同走向分化,少数拥有较高生产率提升的经济体也因为贸易大门的关闭而无法获得平衡。二、产业结构、通胀的产生和自我修复机制 虽然笼统地清楚通胀消失的原因并不困难,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知道它消失在了经济链条的哪个环节,才能找到相应的解决之道。通胀由物品和服务两个大类别的通胀构成。从全球的投入产出数据表来看,第二产业提供的中间产品对所有产业的重要性在2000年以来总体提升,所有产业生产活动所需要的中间产品,2000年有43%是由第二产业提供的,2011年上升到46%左右。作为完成和谐去杠杆化的必备要素,高债务国家都在为了在本国获得温和的通货膨胀而努力。
只要通胀或通缩没有显著改变购买力,第三产业的通胀输出也是顺周期的。伯南克的继任者耶伦将美联储花了接近两年的时间引导的市场加息时点轻易改变。大家记得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18.3%,当时号称10 亿人口8亿农民,当时农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蓄水池。
中国经济可能已经相当大程度上接近了底部,我们看一下市场性的指标,包括房地产投资、出口、库存,可能增速已经接近底部。二是重磅利好才能吸收、吸引增量资金入市。未来,你怎么刺激房地产这个时代都结束了。比如某些领域改革的落地,才可以把人心驱动进入这个市场。
中国未来可能会有一个L型的走势,至少三到五年。最后我想强调,我们处在一个大的转折点上,旧的模式、旧的经济已经落幕了,未来将会是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经济崛起的时代,对应的是股权融资崛起的时代,更深层次的讲,是我们需要通过供给侧的改革,放活中国新的增长动力。
怎么提升效率?就是破旧立新,把不效率的破掉,有效率的发展起来。为什么?资产荒说白了就是钱多资产少。第二个中国增速换档的典型事实,来自于房地产长周期拐点的出现。对于二级市场,我们可能要修正一下我们的观点,前期我们坚定地看多,现在在我们的前面有一个密集的成交区,1月份可能有一个大股东的减持。
这是中国未来的两种前途。如何从认识到位到执行到位,这里面可能要有一个政治的决断。去年,我对中国的房地产做过一个预测,未来10年一线房价再涨一倍,三四线涨不动,房地产投资零增长。我们在7月份提出大牛市,8月份提出5000点不是梦,9月份提出对熊市的最后一战。
我们经常说改革红利,坦率的告诉各位,改革没有三年的阵痛不可能有改革的红利。未来中国经济可能会是L型,我们估计时间会是3到5年。
有才华的年轻人,财富净值人士,将天然选择到大城市当中,因为只有大城市才可以给年轻人实现梦想的舞台,只有大城市,才可以为财富净值人士提供优质的公共资源。三四线城市没有销量,土地和库存高企。
会盘多少年?至少再盘2、3年。然后,9月份,包括10月份,我们又重新坚定地看多A股,我们提出叫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对于二级市场,我们在之前坚定地看多,站在现在的时点,我们认为需要有两个条件才可以进行新的突破。做得不好,就会像拉美一样掉下去。这是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一个看法。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勇气来为我们的资本市场创造这样一个资本环境? 所以,现在的时点,是进行股权投资的黄金时期,是在座的各位进行播种的黄金时期,因为这是时代的潮流。
一是有增量资金的入市,把密集的成交区进行消化突破。1.4万亿剥离、国企抓大放小、商品房改革、加入WTO,都是那时候做出来的,开启了黄金十年。
我最近提出一个改革牛2.0的逻辑,大致预计会在明年中期出现。而这一切的一切,有赖于中国重启新一轮的改革,也就是供给侧的改革。
当时市场上的看法大多还非常的悲观。未来大家密切要留意两件事:第一,20万亿理财,会否,以及以何种形式进入这个市场?,第二,会有哪些重磅改革的落地,来推动市场情绪及风险偏好的上升?这是突破这个平台以及风格变盘很重要的两个配合性条件。
是产业升级的方向,是我们改革的方向。我们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我们把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只需要给农民工生存工资就够了。我们国运好,过去30年,在邓、朱时代,我们启动了两轮改革,目前我们正在重启第三轮改革。三四线城市持续去库存,我们再怎么刺激房地产都不可能回到依赖房地产稳增长的时代。
我们可以看到,德国、日本、南韩、中国台湾,分别在60、70、80、90年代增速换挡,驱动力基本类似。课题组当时研究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中国未来增长要阶段转换。
大约在今年的5月份,我们开始对A股变得谨慎。核心的改革牛逻辑,在5月份已经被弱化了。
但是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不让企业破产,这都是计划经济的阑尾炎,必须要割掉。我们用5到7年,中国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成为中国第一大经济体。
比如说,从去年到现在,A股市场有很多新的变化需要投资者去留意。供给是资本、劳动、技术、人口,对应的政策是改革。在座诸位的财富,将分享中国第二个奇迹。我休假回来8月25号,当时央行 双降,研究所开始讨论对后市的看法,无非就是多空。
任泽平在演讲中表示,改革牛2.0预计会在明年中期出现,而未来几年将会是股权投资的黄金时期。进入专题: 供给侧改革 结构调整 刘易斯拐点 。
我们可以看到,转型成功的这几个经济体,日本、南韩、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香港都在我们的周边。对于大类资产,所有的市场人士都在讨论资产荒。
过去这些年, 坦率地讲,公共政策部门、市场上的经济学家,包括一些企业家,曾经在2009年的大拐点上犯过方向性的错误。大家不要忘了,美国是3.2亿人,日本1.3亿人,中国有13.7亿人,全球是72亿人。